渠志灿博士出席世界ADC大会 发布纳安生物“ADC+RDC诊疗一体化”创新策略


发布时间:

2025-11-11

渠志灿博士出席世界ADC大会 发布纳安生物“ADC+RDC诊疗一体化”创新策略

2025年11月3日至6日,第16届世界ADC大会(World ADC San Diego 2025)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,来自阿斯利康、辉瑞、基因泰克等全球领先药企及科研机构的15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,共同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与产业化趋势。

纳安生物(Nanolattix)受邀参会,并在大会“转化医学”专题环节上发布最新研究成果,展示靶向组织因子(TF)的创新ADC药物T320早期临床数据,以及以“ADC+RDC诊疗一体化”为核心的创新布局,聚焦破解肿瘤治疗中的异质性与耐药性两大挑战。

纳安生物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渠志灿博士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,系统阐述了靶向组织因子(TF)的创新ADC药物T320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开发的整体进展,并介绍了公司在克服肿瘤耐药性方面的ADC创新策略。

目前,T320正在中国、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步开展I/II期临床研究。临床前数据显示,该药物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,抑瘤率超过90%,并在眼部毒性与安全窗口方面表现突出。早期临床结果同样令人关注,一名52岁IV期宫颈癌患者(S01004)在经历多线治疗失败后接受T320治疗,疾病得到稳定控制,这也提示了T320在难治性实体瘤中的潜在临床价值。

除主题演讲外,纳安生物还通过学术墙报(Poster)展示其全球领先的ADC+RDC诊疗一体化策略。该体系以“可视即可治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RDC实现病灶可视化与药物分布验证,再以ADC或治疗型RDC完成精准清除,真正实现从“精准治疗”向“精准诊疗一体化”的拓展。

当前,RDC与ADC的联合探索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早期阶段,而纳安生物率先提出并系统布局RDC联合ADC的前沿策略,已走在行业前列。公司提出了ADC与RDC协同互补的“双重杀伤”机制:ADC依托抗体的高特异性,将细胞毒素载荷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,实现“点对点”清除;RDC则通过放射性核素释放射线,产生交叉火力效应,杀伤周围低表达或不表达目标抗原的肿瘤细胞。这一“精准杀伤 + 广谱清除”的组合策略,有望显著降低耐药与复发风险。

依托BioLattix技术平台,纳安生物已构建具全球竞争力的ADC+RDC管线。其中,T320靶向TF,是公司首个进入全球临床阶段的ADC,并与RT01-RDC共享同一抗体,实现诊断与治疗协同,构成全球首个“ADC+RDC共享抗体”组合。同时,公司同步推进双特异性B836-ADC与RB02-RDC两款全球创新药物,进一步拓展疗效覆盖。

渠志灿博士表示:“世界ADC大会是全球创新药研发的重要交流平台,能与国际同行分享T320的积极进展,以及我们在诊疗一体化方面的探索,是中国创新药企的重要契机。未来,纳安生物将继续推动ADC与RDC双平台协同创新,为患者带来更精准、更高效的治疗方案。”

纳安生物是一家聚焦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与放射性药物偶联物(RDC)双轨创新的生物医药企业,致力于推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肿瘤诊疗一体化新药研发。

标签: